三踝骨折手术与恢复

我妈四个多月前右脚踝摔骨折了。一开始她并不认为自己骨折了,在家歇了六天,仍肿着,去医院拍片,影像表现为:右侧内外踝、后踝骨骨质断离,骨皮质连续性中断,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诊断结果是“三踝骨折”。门诊医生说要马上手术,开了住院单,我问他是否一定要做手术?具体做什么手术?他极不耐烦,说:“不做就残疾了!非得做,做什么手术问住院医生去!”

我不敢贸然做决定,便拿了片子,一是托曾做过骨折手术的亲戚问了问她的主治骨科大夫;二是上“怡禾”(一个在线问诊的app)咨询。两位医生都说:“必须得手术。”

针对我的提问,怡禾的医生这样回复:

您好!

患者是右侧踝关节骨折,骨折情况就如报告单所示。我也是建议患者手术治疗。

患者是踝关节骨折,是关节内骨折,而且存在着移位。关节是可以活动的,要活动自如就要求关节面一定要平整,不能有任何的凹凸不平。而患者骨折后,骨折明显移位了,具体来说就是内踝、外踝向外侧移位,后踝向上方移位了。如果不纠正的话,踝关节就不平整,行走就会困难、疼痛。而纠正的办法只能手术,不切开的话没有办法纠正的。

手术的话肯定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具体就是要从小腿外侧方切开长约12cm的切口,将腓骨远端骨折复位,然后用钢板固定起来。并将后踝进行复位,用钢板或者螺钉固定起来。最后用螺钉将内踝骨折固定起来。手术的话需要在踝关节完全消肿后进行。否则可能出现伤口不能缝合的情况。

至于恢复的时间,一般情况下骨折完全恢复要1年左右,此时可以考虑拆除钢板螺钉。当然不拆除也是可以的。至于下地活动的时间一般是在骨折后的三个月,如果门诊复查见骨折开始愈合,就可以扶拐下地行走。待半年后复查,再考虑是否脱拐行走。

总之,患者这种情况是需要手术治疗的,手术方式是待消肿后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会有两处切口,要放置1-2块钢板。手术风险不大,完全恢复时间要1年左右,下地时间要在三个月以后。

最后,祝患者早日康复,也祝您生活愉快!

我很吃惊,手术一侧的创口居然要有大约12厘米这么长!(实际上妈妈的手术这一侧划开了15厘米。)

我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这个关键词搜索,查到腾讯医典做的一个科普视频,标题就是”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这才明白自己搜的是一项手术名称。看过视频,我对手术如何进做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再重新拿起我妈的CT片子,才看出她到底是哪三处骨折了。

我们最终选择了亲戚介绍的离家不太远的同济医院分院做手术,术前先要消肿,具体做法是每日需将腿抬高放置于心脏位置之上,同时给予消肿药物。次日,我看到输液单上有一种名为“七叶皂苷钠”的药品,担心是中成药,有这种担心是因为曾经有医生朋友叮嘱我可以对医院说拒绝中成药输液,因为容易导致过敏且疗效不明,比如儿科里臭名昭著的喜炎平。我问了护士,护士说要去问医生,我问了医生,医生也不是很有把握,我看他在他电脑前查了查,对我说:“不是中成药。”就不愿意多解释了。我仍不放心,便再度线上咨询了怡禾的医生。等了大约三十多分钟,怡禾的医生回复说七叶皂苷钠是一种西药,并不是中成药物。它最初由德国科学家从七叶树科植物欧马栗的成熟果实中提取,因为是从七叶树科中提取的化学物质,所以被命名为七叶皂苷钠。类似的西药还有水杨酸钠,它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种简单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除了柳树,在许多树木的树皮以及许多水果、谷物和蔬菜中也存在水杨酸。名字来源也是因为先从杨树内提取到的。这个药物现在是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还有其他药物,如青蒿素等等,都是因为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到的化学物,取名就是按照来源进行的。七叶皂苷钠具有抗渗出、抗炎、化瘀血、消肿的功能,对软组织损伤、心脑血管疾病和其他的一些渗出性疾病均有治疗价值。医生明确表示他认为该药可以使用,并且提到我提供给他看的输液单上的“七叶皂苷钠”和“甘油果糖”都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暂时没有其他可以取代的药物。他还说,如果我不愿意应用,也可以停用,只要抬高下肢,高于心脏水平,肿胀自然就会慢慢消退。不过,如果我希望妈妈能给尽早得到手术治疗,那他建议还是可以应用这些药物辅助进行治疗的。

看过他的详细回复,我放心了,这才让护士开始输液。妈妈的脚肿胀难忍,病床可以通过床尾的摇杆将腿部抬高,这样做之后,果然对消肿有效果,三日后,肿消得差不多了,医生说次日中午便可手术,问及具体时间,他说未能有具体时刻,因为每天都有好多台手术,需要看前面一台手术的情况。

当天夜里12点,妈妈禁食、禁水。次日中午两点护士才来通知预备手术。妈妈饿得不行,有些许埋怨。我告诉妈妈这台手术是全麻,手术过程无痛苦,但麻药过了应该会很痛。不过,我们可以要求上止痛泵。听说会缓解剧烈的疼痛。一个身材魁梧的助理医师将已经移到活动病床的妈妈推到三楼手术区。进入手术室前,我对妈妈说:“妈妈,你安心做手术啊,会好的。”她闭着眼睛点一下头。

后面她回忆,进入手术室前她被停在一间房内,里面已经横七竖八停着其他等候做手术的病人,能彼此歪歪脑袋看到对方的脸。进入第二道门后,有护士过来用碘伏擦拭小腿,还擦错了腿,妈妈惊叫道:“是右腿!是右腿!”,护士说:“那你左腿上怎么有记号?” 原来,之前的护士在妈妈的左右腿上都注明了血栓的记号,和手术的记号混淆在一起了。好在妈妈很警觉,护士重新给她右腿上开始刷碘伏。

妈妈说,当时还在墙角看到了即将给他做手术的医生,他刚从上一台手术上下来,倚在墙角捧着手机,但因为太累了,手机掉落在地上才惊醒过来。这样一幅疲惫的姿态把妈妈吓坏了,她的心砰砰直跳。

我在手术室外的LED屏上看到上面滚动的字,写着:今日共八十一台手术……。

晚上七点多钟,妈妈才被推出来,她脸上浮白,嘴唇干枯,刚从昏迷中苏醒又极其疲惫的样子,口里呻吟着好痛啊好痛啊!我心一紧,看了一眼她被白纱布裹得严严实实的脚踝,刀口处正往外渗着血。我边帮护士推着病床,问:“还在渗血,正常吗?”护士没理我。我又看到由一根杆挂着的带有按键的输液袋,问:“这是止痛泵么?”护士说是的。

回到病房后,护士交代我如何看护,提到如果特别痛,可以按一下止痛泵上的其中一个键,每按一下就是加大一个剂量,不过要观察病人的情况,剂量过大有可能造成呕吐,把疼痛控制到可以忍耐的范围内。

过来看望妈妈的爸爸,姨妈、姨父还有大D准备走了,我突然有点紧张,如果他们都走了,我就一个人在这里看护了,我知道麻醉之后的病人要保持清醒,避免昏迷,但是如何让妈妈一直保持清醒很困难,她极度想睡觉。

“如果很渴可以用筷子沾一点水抹在嘴唇上,但要等四个小时候后才可以喝水。”护士说,并给妈妈上了尿管。

时间像输液一样一点一滴地缓慢流过,我伏在床头的床围站在妈妈旁边,不停提醒她要保持清醒,不要睡着了,还在她枕边开了手机,放一些歌。妈妈说她好困啊,让她睡一下吧。我说不行啊,边说边轻拍她的脸。我也不知怎样拿捏尺度,只有那几句车轱辘话,煎熬得很。每次妈妈开始打小鼾,我就赶紧拍醒她,她很烦,最后说了句:“你就让我睡一下,我不会死的!”我蓄积了半天的压力一下子释放出来,哭道:“你说什么死不死的?”她看我哭了,又来安慰我,虚弱地说:“不怕不怕,好好,我不睡了。我不这样说了。”

好在还有最后半个多小时的时候,大D过来了,他让我在行军床上睡一会儿,他来接替我照看妈妈,我躺在床上也没法入睡,他中途让护士过来教他怎么排掉尿袋里的尿液。有他过来,我安心多了。大D说其实没有必要不停地拍打妈妈,打个盹没事的,主要是担心失去意识。

四小时后,可以抿一点水,也可以安心睡了,妈妈反而睡不着了。脚痛一阵一阵向她袭来,她不停地呻吟。止痛泵带来的副作用是头晕、想吐。医生开了止吐药才好些。头一两天脚最痛,打很多止痛针,也无法下床,大便得在床上的便盆里解决,妈妈很不好意思,我对她说没事,过几天能下床去厕所了就好了。

四天后,伤口不再继续渗血和分泌物,妈妈出院了!我们都很高兴。一周后,我陪妈妈去附近医院拆了手术钉(一种像订书机一样钉在术后的皮肤上的一种缝针的方法),拆得过程可谓惊心动魄,护士像用手开坦克一样用开钉器一路飞快地拆卸,没等痛得叫大声,钉子就取光了。妈妈抱怨道:“怎么都不打麻药啊?”护士说:“打麻药那会儿,钉都拆完了!”

术后要求头三个月每个月都去复诊,然后半年后、一年后复诊。

头一个月有半个月时间都是卧床的,妈妈感到腿部麻木难耐,当时我让她跟着视频学做一些康复训练,妈妈是个急性子,做训练时动作太快,完全达不到锻炼肌肉的作用。为了让她能够慢下来,大D教了一个办法,就是让妈妈每呼吸一次做一次动作,妈妈感到很有用,做过之后,麻木的感觉消失了。

每个月过去,我们就去做一次数字拍片,给医生看恢复的情况。妈妈的脚也恢复得越来越好了,现在四个月过去了,妈妈已经可以慢慢走动了。

骨折的恢复一定不能着急,医生叮嘱,目前可以平时多走动,一旦累了,不适了就要停下来抬高脚。舒服了再动。

下一次复诊就是半年后了,希望她能够早日恢复到骨折前的状态。

-完-


评论

浏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