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素人我接受了三次采访(2)冠姓权

今天讲一讲我接受的第二个采访,关于“孩子冠姓权”的事。

2024年5月18日,Sue通过豆瓣私信跟我联系,她介绍自己是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系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她和她的导师正在做一项关于社交网络上婚育观念,特别是冠姓权的调研。她说她之前已经写过一篇论文,这次是想在现有的数据基础上增加访谈。

她在豆瓣话题广场上看到我的发言,想对我进行访谈,形式可以是语音或文字。

我隐约有一点印象曾经在豆瓣的某个帖子后留言说过思思跟我同姓,也知道有一阵子豆瓣上针对冠姓权争论得很激烈。我同意了她的访谈。她主动发给我她的证件以示诚意。

加了微信后,Sue又多介绍了一下采访内容,她说:

“……我们的访谈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一是您的与性别有关的个人成长经历,二是您主要接触的女性主义媒体平台,三是您自己的性别观念和婚育观。我的老师之前已经发表过一篇话语分析的相关论文,这次是想加上访谈,做得更深入扎实一些。我们承诺会遵守研究伦理,充分保护您的隐私。”

她表示非常感谢我愿意接受她的采访,并说:“您是我们访谈的最后一位啦!”话语里充满了快完结任务的轻松感。

原来我搭的是末班车。

在正式访谈之前我针对她给我的问题写了个大纲:

一、与性别有关的个人成长经历,

我爷爷是湖南人,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我大伯、我爸和我的两个姑姑。我大伯生了个女儿,当时全家都很高兴,因为毕竟是长子生的第一个孩子。所以生儿子传宗接代的压力传递到我爸。我妈生我时难产,生后第二天又大出血,我爸刚听到护士说生了个女儿时,腿都软了,直接靠着医院走廊的墙壁滑坐到地上——这些是我妈告诉我的,我妈当然自己不知道,她后来听亲戚们说的。她经常说这个事情,可见她对这事很在意。但是我自己从没有感到我爸对我不好,相反,我爸对我很宽松,只要有空就会带小时候的我去公园玩。只是有一件事,就是他曾经看到青春期的我在镜子前打量自己,就有点不悦,说:“女孩子,干净整洁就好。”这个说法对我影响挺大的,我一直不怎么打扮自己,也不化妆。

2、初中班主任对于女生的规训:

我的初中班主任上课时讲一些闲话总会提及一些规训女生的话,譬如她经常说起她楼上有一对年轻夫妇,刚结婚时去看过新房,漂亮得很,之后那个家真是臭气熏天。她把这事归咎于女方太懒。接着她说,以前的婆婆检查媳妇打扫房间的标准:要求用手指抹窗台而不允许有灰尘——于是她觉得有必要在初中阶段让她班里的每一个女生都提前达到这个标准。她放任和鼓励女生踩在窗台上擦窗,当时我们的教室在三楼,说实在的有危险。反之,男生则只被要求擦擦黑板,如果跑出去玩也不会被责备。

二是您主要接触的女性主义媒体平台,

我其实不知道什么算是女性主义媒体平台,“女性主义”也是刚刚查到的定义,我的理解是提倡男女平等。

三是您自己的性别观念和婚育观。

我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孩,一个男孩,女孩是跟第一任丈夫生的,他去世后两年我嫁给第二任丈夫,生了第二个孩子,是个男孩。

我跟我的第一任丈夫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商量过,可不可以跟我姓,他觉得这完全不必商量啊,跟我姓很不错啊。我就说,我想如果是个女孩就跟我姓,如果是个男孩就跟他姓,他说可以,男孩跟我姓都可以,我说不,我希望女孩跟我姓。

我的第二任丈夫的想法和第一任丈夫的类似,不过我觉得如果两个孩子一个跟妈妈姓,一个跟爸爸姓就还挺不错,比较有意思,这事没有多想,当时提出这个想法时,网络上还没有看到激烈讨论冠姓权的事。

上面的提纲里第一和第二部分都没有用上,采访者对第三部分最感兴趣。可能是因为我遇到的两个伴侣都愿意让孩子跟我姓这件事太过少见。

她特意询问了他们的职业,问是不是都是从事艺术类的工作。我说不是的,第一任丈夫是做外贸的,第二任是做环保行业的。要说有什么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思想都比较自由,不太容易被世俗观念束缚。这种不被束缚并非那种愤青式的反抗,而是自然而然地行动和思考。

她问我对目前网络上伴侣或情侣之间针对冠姓权争吵的看法,我说两个人相处肯定会有各种争论,冠姓权只是其中一个,而且是比较容易令双方激动的一个话题,这个跟要不要信中医,要不要结婚生孩子很类似,都是表达一个人的政治倾向的问题。女方希望孩子跟自己姓,男方不能用“没这种事”这样的话来敷衍,女方也不必用流行的女性主义用语去压制对方从而企图占上风。其实如果两个人坐下来好好谈谈这件事,会衍生出很多有趣的对话。没有什么事是绝对不可以的,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自己觉得不可以。是害怕什么吗?为什么要害怕?觉得丢脸吗?这事怎么就丢脸了?为什么我们想要孩子随母姓,是出于时尚的风潮?出于对世俗的反抗,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我们不必臣服于某个教条或传统,我们在乎的是彼此的感受,如果两方都坦诚谈论自己的担忧,自己的需要,那么其实最后不论孩子是跟女方姓还是跟男方姓,都不是什么问题了。我同意你并不是因为我被“打败”了,而是因为我在意你,双方因此更了解彼此和自己了,关系会变得更结实。

她听到这些话有所触动,我们就多谈了一些两性相处的事情。

之后,她说有人认为讨论“冠姓权”只会挑起两性对立,对此我是什么看法?我说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讨论任何事情都是有益的,只有限制讨论才会造成伤害和压抑。充分的讨论,而不是要另一方闭嘴才是健康的,我们不能为了维持表面的平和而去拒绝这种讨论。

由于本次采访我自己并没有录音,所以,好多细节也忘记了。上面的描述也是根据记忆做的概述。正式采访我的是Sue的导师,Sue一直旁听。采访结束后,她给我发了一条微信消息,她说:“非常感谢您的分享,我全程旁听下来,对我自己的感情关系也大有启发。”

我说:“太好了,也很高兴认识你们,祝你们顺利!”

-End-

相关阅读:

作为素人我接受了三次采访(1)在家上学

评论

浏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