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洪水的记忆

(图来自GO2CU.COM)

许晴拍《来来往往》的时候,有一处取景是在汉阳晴川的旅游景点铁门关。铁门关总是被我误称为“鬼门关”,是一个仿古拱桥,拱桥连接一处院子,里面供奉着治水英雄大禹的一座雕像。

小时候的故事书里,关于洪水的描述,大都如猛兽,大禹的故事家喻户晓,精神上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策略上则是“用堵不如用疏”。

2-3.jpg picture by pin1121

(2007年 武汉洪水-图来自长江论坛

而在我的印象里,武汉人对待洪水却像是开玩笑,可能是洪水太过于泛滥成灾,多难之后,人们对待它的心态就有了点麻木和奇特的宽容。

小时候,我住在铁门关拱桥之下的那个街区,名字叫做高公街,具体门牌,却又是高公街之下的双街。那是一个典型的青石板小路的街道,两旁是非常古老的建筑,那个时候不觉得稀罕,只是奇怪,为何一年四季都有老外或者美术学院的学生过来写生或者拍照。

我们家当时承包了一个国营的副食店,在那个窄小的街道上,那是当时唯一的一个杂货铺,不论是油盐酱醋烟茶酒,还是生活用品、零食甚至小孩子用的文具,都可来我家买。那个时候,街坊邻居之间走家串户非常勤,吃碗饭都是端到几家去聊天。

当然,洪水一来,邻居们也是齐心协力地往外撤离。

因为晴川离江河很近,如我们那种街区,小孩子跑个几百米,就能到江滩去戏水,捡贝壳。所以,一旦洪水一来,最早受灾的,就是这一群人。

可明明是这么危急之间,大伙却还都是悠然自得。我记得一到夏天,大人们就聚在一起预测涨期,算好了日子,每家每户就开始有序地“撤退”,女人和孩子先撤,男人们后撤。撤也不那么慌,今天一个箱子,明天一条被子。夜晚乘凉的时候,依然是一排排竹床排成长龙队,一家门口一个电视机,放的是《射雕英雄传》,笑的时候一条街都在笑。

等实在是水已淹没了几个台阶,大家才推着板车,将一些细碎物品放入木脚盆,用麻绳栓着一飘一荡地,划离开自己的家。

就是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至今还在沿袭,比如前几天猫扑上广泛流传的《武汉公交,无法超越的存在》,即是一色一样的态度。

(图来自猫扑)

小时候,我是亲眼见着一些猫儿被主人也丢在木盆里一起走,走到高公街上的那个码头,平日里在江里见到的船几乎都跟板车的木板在一个水平线上。

我们家一般走得早,水也就刚刚淹没爸爸的小腿肚,我和表哥一路上嬉戏,爸妈拖累了拉我们和行李的板车,还在坚守在街道边做路边摊生意的老板那里,买上一碗凉面,吃饱了,再继续上路。

一般都是暂时寄居在位于市中心的爷爷奶奶家,挤回来,反倒热闹一阵。

等洪水退了,爸妈便提前回去清理淤泥,一般都要清理一周左右,然后我就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面,哼着歌,回家啰!

评论

浏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