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 2012的博文

关于哭了不抱这回事

本篇谈育儿,不感兴趣者可略过。——Pin 做了妈妈的人总会有一个比较奇特的经验,就是周围的人——不论其生养过孩子没有,都会给你一大堆意见,譬如:“不要抱着孩子晃啊,等习惯了,你就停不下来了。”还有:“同我们传统的观念不同的是,孩子哭了不要抱,不哭再抱才是‘正确’的,因为再小的孩子也会渐渐知道,不哭的时候才有得抱。”——后面这句是我去年听得最多的,来自网络上一篇流传甚广的育儿文章:《 我家宝宝不会哭——分享在美国养孩子的育儿经 》。 在此摘录该文的一段如下: 如何让小宝宝不哭 爱哭的BABY都是爸妈教出来的。才出生的小BABY听不懂话,他们靠条件反射来做判断。中国的家长一听到孩子哭就抱起来。 GU医生反复告诫我:孩子一哭就放下来,不哭才抱起来,正好反过来。这样一来,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时候才有得抱,这招极灵。 放下爱哭的孩子开始训练,看着时钟,不要抱让她哭,准备等10分钟再抱。第一次可以设定5分钟,以后一次比一次时间拉长,我的妞妞第一次就没有熬到5分钟,大约3分半的时候就停了,我已经心疼得肝肠寸断自己都快哭了,一定要忍住了。让孩子知道哭声是叫不来妈妈的。 训练“不哭的孩子”要排除4个哭的其他原因:尿了、病了、饿了,困了。 上帝保佑,我家两个孩子都不会无理由哭,偶尔哭一下当作运动也是极少数,妞妞和妙妙100%是快乐的宝宝,躺在床上都咯咯笑出声的孩子。 但按照我手里那本《育儿百科》的说法,孩子在六个月之内,是不会养成抱得习惯的,对于宝宝的需要回应,会让她对这个世界产生正面的看法,反之,则认为世界很冷漠……我觉得也有些道理,且孩子太小,又不能坐着,只能躺着,你若平时不抱抱,她连锻炼的机会也没有,抱着,会让孩子腿脚伸展开,对发育也有好处。 所以说实在的,我当时非常迷惑,不知怎样做到他人建议的“哭的时候不抱”,因为一般她哭,就是要吃,要拉,或者不想同你玩了,困了(这和摘录中要排除的因素一一对照)你不给她反应,她就越发哭得厉害,因为你没有回应她的需求啊。宝宝还不会说话,只能靠哭声表达,这个是她与父母沟通的唯一途径,对这种途径的漠视,我认为是相当愚蠢的行为。 前不久,我在豆瓣善美真教育公益问答台小组里看到“ 宝宝闹夜怎么办 ”这个帖子以及相关讨论。觉得受益匪浅,也豁然明了了“关于哭了到底要不要抱”这个说起来简单却也复杂的命题。 在此想根据帖子以及回复总结一下,然后结合自身单个

介绍两位婚礼摄影师

图片
(1)Sue的摄影工作室 Sue在微博上叫 李尾巴 ,我最早是通过她表妹小碧的介绍订阅了她的博客——Sue is a glass of green tea(现已限制查看),当时她的博客主要放一些她拍的照片,大多是人物照和一些生活细节,而人物照又以女性为主,非常文艺、清新、可爱(虽然这几个词现在变得有点走调)。 2011年,她在上海开了家摄影工作室,此前她供职于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关于的美丽Sue的种种,可以直接在她的 工作室主页 见到—— 中文介绍 , 英文介绍 。 Sue对于婚礼摄影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拍出来的效果非常浪漫美好,相信对于很多女孩子来说,她的照片正是自己所憧憬的那种。 除婚礼跟拍外,她还拍订婚、周年庆、人物肖像还有家庭与孩子。 附上一张作品如下。 (2)沙龙 我认识豆瓣上的 沙龙 是因为他在我的“外贸课堂”小组咨询奶粉进口事宜,而后他加了我MSN具体咨询了下,再而后我点击进入了他的Blog,刚好看到一张教堂婚礼的照片,被那张照片给感染到了,怎么说呢,也许是因为他是基督徒的缘故,那张照片散发出一种圣洁的味道。 沙龙没有工作室,过去几年在美国学习了一些Documentary photographing和Printmaking的相关创作,他仅在本年度的一月至五月接受一些拍摄工作,主要活动范围在青岛和北京地区。 在他的豆瓣日志“关于沙龙2012上半年的客片拍摄计划”里,有 更为详尽的说明 。 同样的,他也提供除了婚礼摄影之外的,人物肖像、家庭与亲子等拍摄。除此之外,他还纪实。 以下是上文提及的让我为之心动的作品:(点击 大图 )  -完-

这边的风景 ——《白兔糖》动画【第一部】

图片
白兔糖 うさぎドロップ (2011)   导演:  亀井幹太 编剧:  岸本卓 主演:  土田大  /  松浦愛弓  /  大原沙耶香  /  植田佳奈 /  坂本真绫 类型: 动画 官方网站:  www.usagi-drop.tv/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首播日期: 2011-07 集数: 11 单集片长: 20 又名: 兔子软糖 我已经很久没有冲动为一部动画写评论了,这几年看得也非常少,记得住的更少。我只能说,我非常非常喜欢这部作品,想推荐给初为人父母或者未为人父母的成年人。 该动画的画风不是走精致唯美路线的,它一开场就带着水彩晕染的素描式简约风格,待剧情进入主轴,这种着色素描风才渐渐退去,只在需要渲染情绪时才偶又露面,反而显得特别出众。 这部以孩子为主角的动画很显然不是给孩子们看的,这是一部试图讨论恋爱、婚姻和如何为人父母的作品,但选取的视角既不是孩子也不是父母,而是一个第三方——一个名叫大吉的三十岁未婚男人,一个在服装公司做销售的普通日本职员。 说大吉是第三方又不太尽然,因为他在去参加外祖父的葬礼时确确实实收养了据说是外祖父的私生女,凛。并且身体力行地一天天抚养她长大。也就是说,他的身份是有点古怪的,论辈份,凛是他小姨,论年龄,他又足可称之为爸,所以,该动画介绍大吉 “跳级”为父亲之说,倒也还妥当。 大吉成为凛的监护人,没有一般父亲“必须是”的被迫感,只有“我情我愿”的自主性,这一点非常难得,而这和单纯的收养又有些许不同,掺杂着对和自己长相酷似的外祖父的怀念以及初次见到凛那种失落的令人怜惜的模样时产生的保护欲——葬礼上人人都觉得凛是一个麻烦,累赘,不知如何是好的产物——凛的母亲不知去向,据说是父亲的外祖父也已经去世,她本身又那么小,还不足六岁——跟春子(大吉的表妹)同龄的女儿丽娜比较起来,凛太过沉默、忧郁,缺乏安全感。 片中说,大人的不安会让孩子认为是自己造成的,从而伤害到他们。真是精确! 当大吉在家人对于凛的安排的一阵阵推诿声中皱起眉头,忽地站起身来,对背对着大人们蹲在草丛中的凛大声喊:“凛——来我家好吗?” 这一幕令人倍感欣慰,大吉没有施舍也没有要求,他是询问,以一个平等的身份,询问这个小女孩是否愿意来他家同他一起生活。 这样的心态还有诸多细节加以应证,比如,让凛直接喊他大吉,每天早上被凛推搡着起床时不是不耐烦而是说对不起,同样在吃饭时凛

浏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