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粤语

因为下个月可能要去一趟香港,觉得有必要复习一下粤语,于是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小书——“Phrase In Cantonese”。

该书的作者是Betty Hung,曾为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中文教员。另著有“Street Cantonese”、 “Cantonese Express”等教说广东话的书。

说起来,我是从04年开始学习广东话的,那个时候为工作之所需,周围都是香港或广东的同事,平时开会、打电话都是讲粤语,根本不知所云。

本以为环境能让我快速掌握粤语,岂料半年过去了,我还是一个字也听不懂,令当时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得下定决心正式将它当门功课来学。

一开始是用带录音磁带的书(那个时候录音磁带还尚未完全被淘汰),对着书来听,有豁然开朗之感,一句一句跟着念,颇有成就感。但第二天自己也用不上磁带里的任何词语和句子。等有机会用了,又不记得了。再加上三天新鲜感一过,书就只有搁在某处落灰。

有人抱怨,你怎么还是不开口说?

我不开口说,是因为我不会说,而不会说的人听别人说自然也就不懂。但是鼻子底下就是路,别人说的自己不懂,可以私下再问。所以,我决定用“听过后,然后询问”的方法来试试。却发现实施起来很难。因为人家谈话的时候速度非常快,你还来不及记录他们的任何音节,就已经过去了,等你回头再问的时候,想模仿他们刚才的发音,已不太记得,所以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我心急如焚,越是想明白想说,越是不明白不能说。

索性我不论什么想开口说的都用广东腔去讲,结果当然不准,笑倒N多人,最显见的例子是,所有的人在食堂都不敢碰见我,因为我会很有礼貌地问:“你死着没?”——其实我是问“你吃(食)过没?”

引来一堆人给我纠正错误。

渐渐我发现,粤语难懂的地方在于,它大多数并非是普通话的变调,而是描述的词汇有变化,然后变化后的语音又与普通话有非常大的差距,以致难以明了。这样说可能太抽象,打个比方说,我们称钱包,广东人说银包。yinbao的音,又被广东话变了调。这个还算好,如果说“恶心”一词,广东土话用“WA DA”这一音,就更令人无从知晓其意。

之后我每每发现“新词”的写法和念法,总会用本子记录下来,记录的时候只能用相对应的普通话,还得标上声调(比如,你好!就得标注成“内候” ),最难标注的就是声调,因为广东话的调子比普通话的四声多出两个……最后我发现了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记录粤语发音,那就是英文字母。

这本小书,就是在我发现这一特点后找同事帮我在香港买到的。拿到书的时候觉得简直是量身订造,该书作者的思路与我不谋而合,而且她帮我完成了“方法论”,我直接照做即可。

言归正传,让我来简单介绍下这本书:

书中说,粤语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1.Initial:起始音(就相当于汉语拼音的声母),粤语中一共有19个;
2.Final: 结束音(可以理解为韵母),粤语中一共51个;
3.Tone: 声调,与普通不同的是,有六个粤语声调。

这三个部分,作者称之为“Romanization System”,学会了这些发音基础,就能照着这种特殊的“音标”准确地将粤语念出来。

比如书中所举的第一个例子:

根据Initial表,N同nose的N发音。

从书中的声调表(如下)可以看出,上面标注的“你”字,声调属于粤语中的第五声。(加了éih,属于下面所标注的:Low Rising)

如果你不是很明白,也可以看下面的说明并下载音频,注意听第五个字的发音,举例的发音词是“买”字,套用到”你”字上即可,这两个字在粤语中声调是一模一样的。同理,当你知道了这六个字的声调,当看到其他字标注了第几调后,就可以念出正确的声调了。

好了,你念一遍,Néih。

其余的,书中以单词表的形式列出:

附录里,作者将生活常见词归类,譬如其中的茶餐厅,就列举了很多菜单上的词语,挺实用的。

如果你会英语或会拼音,且身边语境是广东话或正在看TVB的电视剧,那么我相信你与我一样,可以接受这种学习方法,并且能很快学会说出粤语。

评论

浏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