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有人认为人民币被严重低估

今年三月份我曾在BLOG上发过一篇《如何理解克鲁格曼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一),抱歉我总爱写系列,却少于完成。其实,《如》的草稿早已写好,但总在雕琢,因政经之间相联甚密,涉及的面又太广——谈多了枝节太多,谈少了又不够透彻,实在难办。

在那篇文章中我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人民币是否被严重低估?主要是通过罗列一些数据来分析的。

目前,人民币汇率问题比之当初有了更热烈的讨论余地,但大家在争执到底是升值还是不升值之际,还是忘记了核心的问题:到底人民币的价值有没有低估。因为,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有可能根据我国当下局势,预测其升跌。

为抛砖引玉,我不妨换个写法,单独就这一论题成文如下。

人民币一直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1993年底以前,中国官方汇率为5.47元/USD,少量企业自留外汇可以自由交易,汇率一度达到12.01元/USD。这种汇率双轨制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禁止成员国使用的(我国于1980年4月17日恢复在该组织的代表权)。1994年1月1日中国实行汇制改革,将汇率定为8.70元/USD。

国际社会、尤其是东南亚国家认为中国以邻为壑,人民币的大幅贬值使得东南亚国家出口商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急剧下滑,经济泡沫开始破灭,索罗斯之流趁机攻击,才导致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

从1984年的1.46元/USD至1994年的8.70元/USD,人民币贬值幅度为499%。

Paul Samuelson 《经济学》第16版中以中国国内生国产总值(GDP)为例说明购买力平价(PPP)理论汇率。

1994年,中国GDP为43800亿元(见国家统计局公报),按照中国官方汇率折算为5,220亿美元,世界排名在100位以后。世界银行按照PPP理论汇率折算为24,720亿美元,世界排名为第四位。两者相差4.74倍。遗憾的是中国政府向来不承认购买力平价汇率理论,仅在2007年派团参加世界银行关于PPP理论汇率的研讨会。中方认为,虽然PPP理论汇率广为各国承认,但是它只能反映消费而不能反映财富。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研究和比较各国不同的货币之间购买力关系的理论。最早见于1804年,针对方兴未艾的国际贸易,一位英国经济学家首先提出。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ustav Cassel)在1922年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中,以较成熟的形式提出了汇率如何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论。这一理论被称为购买力平价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理论)。

国内广为流传一种说法,今年二季度中国GDP 超过日本,使众人兴奋,使日本不安。其实早在2007年,就有40%的美国民众认为中国的经济规模超过了美国。

又及,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报数据,中国农村2009年的贫困线为1196元/人•年。

国际贫困标准(International Poverty Line Standard)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则规定:人均食物支出每天低于1.25美元为贫困线的最低标准;低于2美元为贫困线的标准。这就是联合国确定的贫困线“国际标准”。

有人认为中国政府降低了贫困线标准,如果是人民币汇率问题呢?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执行的标准不会离联合国标准太远。我们权将中国农村的贫困线1196元/人•年与联合国的最低贫困线等值,则有1USD=2.62元的结果。

你们说,人民币被低估了没有?

评论

浏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