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嘉一提及的中日差异

加藤嘉一在某期《锵锵三人行》做嘉宾的时候曾笑称自己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咒骂他的邮件,这些邮件来自中国的一些青年“爱国主义者”,其中不乏一些侮辱性的唾骂和人身攻击。他刚开始觉得很气愤,之后释然,现在对这类邮件则是置之不理了。

用他的话说,是因为他理解中国年轻人对于日本的那种普遍的仇恨来自于中日历史上的那段“抗日战争”,他不明白的是为何大多数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无法用理性的态度来讨论问题。

加藤嘉一在FT中文上也有专栏,采用中文写作,大都谈论中国问题,很多人称他为“中国通”。我觉得他这个人有点意思,于是在卓越上买了三本他的书。分别是《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中国,我误解你了吗?》以及《以谁为师》。我刚看完了前两本,发现他有几个“发现”反复地出现在文章中,令我印象深刻。

其一是关于中日对待“公私”空间态度的差异,特摘录如下(为做对比,我将关于日本的部分用【】符号标出):

1.

中国大学生的生活总是以校园为中心,一日三餐都在学校食堂解决,住在学校收费低廉的宿舍里,这是中国大学生典型生活方式。

【在东京、大阪、京都、仙台等大城市,除了本籍的大学生可以住在自己家中外,大部分外地来的大学生一般都在校外租房住。因为,大部分大学在校园内并不为学生提供宿舍,即使提供少量宿舍也不能满足数量巨大的外来大学生。这些宿舍一般只会提供给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以及一些体育特招生。据我所知,住在学校宿舍的外地学生应该不到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

2.

爱情这样私密的事情原本应该发生在私密空间里。于是,学生们自能在校园的某些角落营造双方的浪漫空间,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表达爱情的高调姿态着实令人钦佩。恋人们会尽量选修同一门课,然后一起上课,一起下课。在没课的时候,两个人会找个空教室一起看书,而且基本每顿饭都在一次吃。在公共场所,两个人会始终自在地牵着手,甚至拥抱亲吻。

【日本大学生离开高中,走进大学校园后,就终于离开父母,获得了自由身份,在恋爱上同样有激情。他们大多住在校外,跟其他大学的学生之间的交往相当普遍,跨校发生的恋情也相当普遍。不过,由于所处的客观生活环境,他们的爱情表达方式比较低调。恋爱中的人,手牵手往来于校园,商店,游乐园之间的情景,十分常见。不过,拥抱和亲吻在公共场所比较少见,除非是晚上在公园的角落里。】

3.

中国人开放的爱情表达方式不仅发生在北大校园里,在北京的街头、公交车、地铁、商店、电影院等公共场所也很常见。这个国际化大都市里,过着忙碌有序生活的人们毫不隐藏,看不出任何害羞之情,他们会大胆地拉手、拥抱和亲吻。作为一个日本人,因为害羞和内向的民族性格,让我实在无法模仿中国人的行为。

【不仅是大学生,普通日本人一般也不太可能在公共场所毫无顾忌地拥抱或亲吻。对大部分的日本人来说,在公共场所拥抱与亲吻是一种低素质的行为,也会有损个人在公共场合的形象。】

4.

在北京地铁里,有些乘客会抢占座位,大声喧哗,甚至毫无顾忌地吃东西和打电话,似乎这一切都很正常。我曾经在10号线里看到一位年轻女士很不高兴地坐着,突然又打开手机开始播放音乐,她也不戴耳机,毫不顾忌会不会干扰到身边的乘客。周围乘客似乎也没有什么反应,可能他们觉得这无所谓吧。不时有一些母亲带着小孩会大嚷大叫,甚至站在位子上跳来跳去。在这些母亲眼里,也许因为小孩子太可爱了,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会溺爱他们,小孩几乎到了为所欲为的地步。

【日本人在商店、交通工具、超市等公共场所,也往往会主动避免那些干扰周围人的无礼行为。东京的地铁安静而有序,即使上下班高峰期,乘客们也会规规矩矩地上下车,不会大声喧哗,也不会发生抢占座位的事情。当然,偶尔也会有不良少年坐在地铁车厢的地板上大声喧哗,一些年轻女性偶尔也会坐在地上化妆,不过这的确只是偶然现象。这样的人随着日本社会封闭性的加深而增加,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但是整体而言,日本人在公共交通工具里一般不会大声说话,不会吃东西,也不会接电话。大家一般都在安静地看书,看报或者睡觉。假设自己的孩子在地铁里任意胡为的话,家长就会当场教训他们,有的甚至会痛骂或者动手教训,还会向周围的乘客鞠躬、道歉。】

……

关于这些现象,他在书中分析道:

总体来说,中国人将公共场所视为可以分享的空间,是弱肉强食的舞台,他们对自己在公共空间的行为毫无顾忌。日本人则视公共场所为共有的空间,必须客气地妥协与退让,与人融洽共处,否则可能会受到社会排斥。

中国人视私人空间为个人专属的空间,它与公共场所不同,可以完全按照个人意志来决定如何布局、如何维护,房子一定要打扫干净,摆设要整齐,才能好好享受私人生活。日本人则视私人空间为个人领地,脱离于公共秩序之外,可以彻底释放自己的压力。日本人在私人空间很放松,几乎为所欲为。他们毫不在乎,因为这是自己的空间,没有上司监督,也没有繁文缛节。

其二则避不了地谈论了日本人的二战观,让我可以从日本人的角度来了解一下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日本人的二战观为什么总是模糊不清,让其他国家的人民感到困惑呢?

日本人的二战观的确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尴尬境地。我相信,大部分日本人都是如此,甚至包括我本人。理由很清楚,中国人普遍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抗日战争完全结合在一起,甚至作为同一场战争来看待,而日本人通常把中日战争看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部分,而且大部分日本人不认为日本在二战中输给了中国人,而是输给了美国人。日本人最后决定投降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向广岛和长崎投掷了原子弹,日本的土地遭到前所未有的轰炸,日本人的战争信念彻底崩塌。于是日本投降了,认输了,而日本人民既是战争的参与者,也是战争的受害者。这是大部分日本人持有的二战观。

二战后,日本以《旧金山合约》为契机,从战败中走出来,得以回归国际社会,恢复了世界政治成员的正常地位。随后,日本本着对战前的反省,指定了“和平宪法”(世界上只有日本和哥斯达黎拥有和平宪法),还实现了奇迹般的经济发展。日本战后发展的道路无疑是和平的,从日本战后没有参加战争,自卫队没有杀过任何一个人,并且没有一名自卫队员死于战争,这是日本战后走向的真实反映,很多中国人并不了解这一事实。中国人也应该了解日本战后一项贯彻的和平立场,不应该拿战前日本的理解来认识今天的日本,也不能拿战前的史实来否定战后的事实。

关于这一点,加藤嘉一还对比了一下中日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的差异,他提到日本人在学习世界史的时候,关于中国的部分比较偏重中国的古代史,这使得很多日本人对于中国的悠久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相对的,对于近代史,尤其是“侵华历史”讲授得比较少;相对的,中国学生则对近代史表述得更为详尽,尤其是“抗日战争”,几乎占据了整个二战历史的大部分……因而,两国民众对于那段历史的认识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造成两国人民互不理解的原因之一。

他提到他非常欣慰中国学者马立诚早在2002年就提出过“对日新思维”,他认为:

从比较圆满解决中日历史认识问题的角度来说,日本人如何认识战前的历史相当关键;于此同时,中国人如何认识战后日本的历史走向,也相当关键。这两者缺一不可。完善历史认识需要双方的共同参与:某一方承担责任,而另一方扮演旁观者是不现实的,必须是通过双方不断的努力去形成良性循环和互动。

最后,我想摘录的是两个很小的段落,与上面没有什么连贯性,只是给自己的一个备忘吧。

(1)我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并不关心西方意义上的政治、言论、宗教等解放精神层面的自由。一方面,他们深知,强求这些东西并不符合中国当下的国情,有些为时过早。另一方面,中国人在骨子里也没把那些“自由”当回事,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无所谓。

(2)日本的高中生打工时相当普遍的,到了大学阶段,不打工的人连1%都不到,在中国,这情况似乎难以想象。

评论

浏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