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月

我之前每次去深圳,都是匆匆而过,从未有过超过2天的停留。印象中,我的深圳地图里只有宝安机场和梅林关外这两个点,因为好友lulu只在这两个地段接应我。

如今,深圳和广州之间只用花79元的高铁票,30分钟的车程就可相互交通,但这两个城市给我的感觉却截然不同。

我还记得第一次去广州的时候是我首次搭乘飞机的旅程,我和Daisy兴致勃勃地跟随老板下了机,奔向所谓的南方大城市。那一刻,周遭的粤语铿锵有力地砸在我们面前,我们红扑扑傻呵呵的笑脸,一定是极其年轻的象征,且配上时而冒出的夸张笑声。

而深圳给人的印象则没有那么南方,虽然温暖的气候是如此与广州贴近,却显得冰冷一些,你几乎在这里听不到满大街的热腾腾的粤语,几乎每一个年轻的Office lady都踩着黑丝袜,着着超短裙和小西装,一阵风尘仆仆地赶向公交站、地铁站。最令我惊讶的是,她们瘦骨嶙峋的胳臂和腿,居然能那样敏捷地贴合在公交车中间的两片门板上,而无论售票小姐如何死气沉沉却也内含愠怒地让拥挤在车内的人往里挤一挤,大家都岿然不动。男人也不例外,毫不怜香惜玉地看着眼皮底下挤压的女孩被打包上路。

这和经常挤武汉公交的我的体验完全不同,在武汉,我的嗓门可以拯救我的肉体,只要够嘹亮,就有人给我闪出一条血路,坐到车停稳才开始挤下去也没有问题,但在深圳,除非是你想兜风再往下坐一站,不然还是早早让出座位,挤到门边比较保险。

人家说,这叫深圳速度,就是不要耽误大家的时间。

而这种速度感却在宏观的逼迫下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今天的新闻头条是“广东宏观经济全面减速,临4年来最严峻下行”,昨天播报的是外贸进一步萎缩,中国即将成为最大进口国。目前外贸行业并不景气,有着众所周知的原因:欧洲经济萧条,美国经济不振,日本处在大地震且经济衰退的恢复期……欧美日是三支中国对外出口的重要力量,而中国的进口业,只得以平抑国内通货膨胀原则施行,也就是以低廉些的进口商品(还需要ZF配合降低关税)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要,这和最早人们印象中的进口商品要比国内商品贵,是背道而驰的远景。

但密密麻麻行走在这个曾以出口著称的海港城市的人们,仍没有伤筋动骨的痛楚感。三月一到,人们开始跳槽,开始换房子,房租仍在涨,租处离工作的地点越来越远,起床也得越来越早。我总是笑着跟从事这行的朋友说,等以后我们的孩子天真无邪地望着我们问:“妈妈,爸爸,08年金融危机到底有多可怕啊,12年的时候,你们经历过怎样的萧条?”我们真的或许茫然地摇摇头,告诉孩子们其实我们当时是那样渺小,渺小到,连一个国家转型的阵痛也被巨大的人群分担成微小的立方。

深圳这个月是典型的“回南天”,这个我最早在亦舒短篇小说里读来的词语,此刻包围我居住的环境,回南天让墙壁和地板都是湿湿的,仿佛是家里有个隐形的菲佣在不停地擦洗,我感到很神奇,我的白毛巾被莫名地浸染到一块块墨迹般的霉点,发出恶臭,我还被害妄想症地设想过是否是合租的女孩用它来擦过自己的黑皮鞋,而水落石出地调查后,我才知道,我需要的,仅仅是:

把它们拿出去,在太阳下好好地晒一晒。

 

 

评论

浏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