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些育儿心得

2022年我下载了一个叫“Flomo浮墨”的APP,比起我之前常用的印象笔记,它更轻简,适合记录平时的灵感。在这个笔记中,我针对育儿的记录最为频繁,都是平时刷到的一些关于孩子的文章和视频时有感而发。它们比较零碎,现整理于一篇文章里。

1、反向劝说

如果你想要一个孩子做什么,你就告诉他你不准做什么,且不告诉他为什么。

2、恋物如何疗愈

恋物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如果你想让孩子对待物品平常一点,唯一的方法就是让她尽情地拥有那些她收集的物品,帮她满足随时随地携带和囤积它们的癖好。你要从内心深处理解她,认同她。任何的嫌弃和不满都会化作表情展露在你的脸上被孩子细心地看到,而任何试图采取嘲弄、批评去限制她的做法,都是事与愿违的。

3、家中的规矩

大人对小孩是否遵守规则要有适度的期盼。孩子违反规则应当视作寻常事,遵守规则反而应该视为非常。

家中的规矩应该越少越好。大人和孩子应该多倚靠语言上的协商来沟通,而非死守规则。即便从务实的角度来考虑,相比较于立规矩,督促孩子遵守规矩,因违反规矩而惩罚孩子,惩罚之后孩子依然不守规矩等等诸多衍生出来的事物所带来的消耗,一事一议需花费的精力反而要小得多。

规则本为维护感受而设,可惜到最后,规则本身却成了限制感受的牢笼。

3、不该承担的责任

儿童从小跟着一个爱抱怨的严厉母亲,会产生一种:“我不重要,但我要承担超过自身能力的责任。”的错觉。这个错觉会不断侵蚀人心,给未来的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4、那不是一场闹剧,那是呼救的声音

订阅的公众号上,某育儿博主写她让孩子顺利上幼儿园的经验,她说“……就真的想说,各位可能还在幼儿园门口上演离别大戏的朋友,你们要相信,戏总归是会唱完的,孩子总归是会长大的。”——我不太喜欢她把在幼儿园外哭闹不愿意进去的孩子的哭闹行为叫做“离别大戏”。也不觉得能乖乖去上幼儿园就是“长大了”。这其实在表达一种不屑。她能成功说服儿子去上幼儿园这个案例太过孤立,并不能证明她说的“界限”咒语(她提出要给孩子划定底线,强调底线,筑起一道“结界”)起作用了,而仅仅是,她毫无商量的口气,令到孩子没办法拒绝,并且这个孩子接受了。她没有遇到过“更加顽强”的孩子,所以她经历的反抗会少一些。孩子依赖大人,ta当然最终只能屈服,只是时间长短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不是一件令人骄傲的,可以当做经验去普及的事情,反而是一件让人很伤感的结果。

我不觉得她完全没法抽出一天去满足孩子“一天不去上幼儿园”的愿望,她是不愿意去满足。她抓住这个死守的界限,Why?她也说,她不能让孩子待在家里的理由是家里没人照看。如果哪一天她恰巧在家呢?而孩子又恰巧要求她不想去幼儿园呢?三年啊,没有这种时刻么?我不太相信。

就算上班也有因为心情不好翘班的,有什么事是“一定不能做”呢?这不是自设牢笼吗?我感到她实际上是害怕一次应允,就变成多次应允,到最后又退到无法去上幼儿园的境地。在我看来,她的这个界限不是界限,而是规矩,是她单方面设的规矩,她将之伪装成心安理得的“界限”是因为她心里对不去上幼儿园有其他恐惧。

5、多孩家庭可能有的好处

生多个娃对父母的教育意义很大啊!让父母自以为是的几率要小一些。比如,只有一个睡神孩子的妈妈会认为孩子能够自己睡是她循循善诱的功劳,可能还会到处广播她的经验。而有一个睡渣孩子的妈妈可能会认为自己不配做母亲,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而拥有多个孩子的妈妈会知道每个孩子的情况很不一样,尽人力听天命就好了~不会过分自负也不会过分自责。

-完-


评论

浏览统计